企业ESG信披纳入监管指引!底层数据困境有望改善,资管机构ESG投资障碍能否清除?
发布日期: 2022-04-20 08:17:59 来源: 券商中国

4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下称《指引》),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其中包括,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意味着进一步推动ESG数据披露的规范化,一方面,对上市公司践行社会责任起到了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资管机构的ESG投资提供了数据支持。ESG信披要求从监管层向下推进,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底层数据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内的ESG投资,具体的痛点包括数据缺失、数据质量不佳、重要信息分散等。

放眼全球,数据问题被公认为是ESG投资的一大障碍。借鉴海外资管机构的经验,以金融科技为工具,我们或许能在监管指定信披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企业ESG信披纳入监管指引

4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下称《指引》),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其中包括,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

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后熊婉芳认为,ESG理念目前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新规将进一步推动ESG数据披露的规范化,一方面,对上市公司践行社会责任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资管机构的ESG投资提供数据支持。

此前,沪深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鼓励企业发布ESG报告,强化 ESG信息披露,但并没有正式的强制性文件规范具体披露要求。“现下ESG披露数据比较齐全的主要是中证800的成分股,意味着ESG主动披露这一块,做得好的大都是蓝筹企业。”熊婉芳告诉券商中国记者,“ESG信披可以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但也需要一些成本,中小公司缺乏动力去做。”

她认为,新规会进一步推动对上市企业的ESG信披要求,从监管层向下推进,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同时,在她看来,新规向着解决ESG底层数据缺失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为公募机构开展ESG投资带来很大的利好。“将来,一家企业是否做好了ESG,靠自己做宣传效果就不大了,机构可以使用大量的公开数据直接比较,形成客观的结论。”

底层数据困扰国内ESG投资

此前,多位ESG从业人士曾表示,底层数据缺失、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目前仍是公募ESG投资的核心痛点之一。

富国基金的基金经理蔡卡尔认为,海外ESG业务的大规模开展离不开ESG底层数据、评级模型、监控体系、解决方案等多维度的零部件支持,而目前国内ESG领域仍在发展初期。

蔡卡尔重点提及了国内ESG信息的披露程度和质量问题,指出这两者仍有改进的空间。她表示,市场上绝大部分ESG评级机构和数据供应商在搜集ESG底层数据的过程中,都会碰到数据质量不高、重要信息分散、缺乏统一披露指引等问题,大大降低了ESG数据整理的效率。

彼时,由于ESG底层数据尚未要求强制披露,大部分数据只能通过抓取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其结果是ESG评分和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偏差,那些可用于投资参考的ESG评分体系对国内上市企业的覆盖也不是很理想。

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表示,从上市公司公布的ESG报告来看,大部分企业只披露了ESG相关的管理政策,执行方法和具体举措披露较少,反映执行效果的数据更是寥寥。从深层次来看,上市公司对ESG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ESG的提升和披露当作公司重要的事情去做。

海外资管机构的“他山之石”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调查显示,内地被访机构中,63%的机构认为ESG责任投资的最大障碍是“上市公司ESG相关信息难以获取,信息不完整或可信度不高”,这与BNP对全球投资者的ESG调查结果吻合,数据被公认为全球ESG投资的障碍。

基于此,海外资管机构也在ESG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其中包括构建相关平台,使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ESG的底层数据采集和优化等等。

采访中,蔡卡尔也提到这一点,她认为国内公募机构应更多通过金融科技的视角进行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借鉴贝莱德、富达等海外资管机构经验,国内机构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内部研发和搭建类似于Aladdin Climate和Fidelity ESG Pro等ESG技术平台。”

具体而言,依靠系统对ESG底层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优化处理,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有效过滤,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情绪标签识别、无监督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更新ESG数据库,最终将处理好的高质量ESG数据纳入公司整体ESG评估和投资框架,帮助公募基金管理人以更精准、快速、协同的方式践行ESG投资理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