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取了14家具有代表性的海外CRO/CDMO企业以及生命科学上游服务商,对其中报业绩进行总结并作为对国内企业的参考。我们发现,全球临床阶段的新药研发依然活跃,早期研发的需求虽然暂时疲软,但随着海外投融资的回暖,也有望回归快速增长常态。生命科学上游服务商的收入,则受到了下游企业去库存周期的影响,但相关公司也普遍认为23Q4将出现新增需求的拐点。综上,我们认为一体化服务于全球中后期临床研发阶段/商业化阶段外包需求,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客户收入占比高的企业业绩相对稳定,且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于投融资回暖带来的需求增加。
▍全球新药临床研发活动依然活跃,临床CRO RFP量环比持续回升。
我们选取了IQVIA、Medpace及ICON作为海外临床CRO企业代表。海外临床CRO企业在23H1的收入、在手订单保持了增长,并均在中报业绩交流电话会中明确表示了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IQVIA表示临床CRO业务的活跃度较前几个季度有了明显改善:Q2新开临床试验环比增加10%;单季度客户的建议邀请书(Request for Proposal, RFP)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单季新签订单约为27亿美元,为历史第二高,总在手订单达到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
Medpace在Q2收到的RFP数量环比持续提升,中标数也出现显著反弹,并调高了全年的业绩指引。
ICON则看到来自Biotech企业的RFP在Q2末显著提升,且7月份RFP继续维持了此前的良好趋势;同时,中国区的临床试验项目进展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准。
我们认为,创新的需求将持续驱动新药开发,在具有挑战的外部环境下,推进管线内产品的临床进展是中小型Biotech的必然选择,而临床试验的活跃也将逐步传导至上游供应链的相关环节。(以上信息来源为各公司Q2业绩交流电话会)
▍早期药物研发需求阶段性疲软,但已看到海外医药领域投融资回暖。
我们选取了Charles River Lab(CRL)、Lonza及Samsung Biologics作为海外CRO/CDMO企业的代表。三家公司Q2业绩表现优秀,并向先前的指引上限收窄了业绩指引范围。
CRL认为Biopharma受到此前投融资环境的影响,重估了管线的优先级,并在研发开支上有所收紧,因此早期药物发现业务的需求较弱;而安评业务虽受到柬埔寨猴进口受限的影响,但依然实现了同比增长,是公司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虽然看到了短期订单取消的增加,但CRL认为这代表了行业正在回归常态(Normalization),并认为订单取消率将保持在合理水平。
Lonza则表示CGT及生物药的早期项目需求低于预期,但商业化生产的需求依然持续增长。
Samsung Biologics业绩的快速增长也说明了后端需求的旺盛。根据BioWorld的数据,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已出现回暖——2023Q2 新兴Biotech(Emerging Biotech)投融资达到1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0%。
虽然投融资的传导仍需要一定时间,但趋势的反转给予了CRO企业对未来需求的信心。(以上信息来源为各公司Q2业绩交流电话会)
▍受多重因素影响,生命科学上游供应商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多数企业下调全年指引;但各公司预计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有望在今年Q3末-Q4看到订单趋势反转。
我们选取了Danaher、Thermo Fisher、Revvity(Perkin Elmer)、Metter Toledo、 Repligen、Waters、Merck KGaA及Sartorius作为海外生命科学上游供应商的代表。生命科学上游供应商多数下调全年业绩指引,结合各公司Q2业绩交流电话会,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1)下游企业正在经历去库存周期。在新冠时期,由于跨国物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下游企业纷纷将库存水平提高至12个月(正常水平约为6个月),而新冠影响逐渐退潮后,下游企业需要在2023年消耗此前积累的库存,导致新增购买需求减少。但Merck、Sartorius及Repligen在业绩交流会上均明确表示去库存的周期已接近尾声,预计将在今年Q3末-Q4看到订单趋势的反转,并将体现在2024年Q1-Q2的收入上(正常化)。
2)中小型医药企业开支更为保守。受到此前投融资环境的影响,医药企业在资本开支上更为谨慎,决定周期也显著延长(从3-6个月延长到6-9个月),部分企业推迟了项目投资计划。来自资金相对更为充沛的高校、科研院所、大药企的需求则更为稳定。我们认为投融资的改善有望促进下游企业的资本开支恢复常态。
3)中国区需求收入有一定波动。2023年H1,海外企业均表示中国区需求出现了下降,这一部分是因为国内同样正在经历投融资下滑+去库存的周期,一部分则是因为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崛起:Sartorius认为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显著上升。
▍风险因素:
生物医药投融资恢复不及预期;去库存周期长于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研发管线推进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我们选取了14家具有代表性的海外CRO/CDMO企业以及生命科学上游服务商,对其中报业绩进行总结并作为对国内企业的参考。我们发现,全球临床阶段的新药研发依然活跃,早期研发的需求虽然暂时疲软,但随着海外投融资的回暖,也有望回归快速增长常态。生命科学上游服务商的收入,则受到了下游企业去库存周期的影响,但企业普遍认为23Q4将出现新增需求的拐点。综上,我们认为一体化服务于全球中后期临床研发阶段/商业化阶段外包需求,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大药企客户收入占比高的企业业绩相对稳定;且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于投融资回暖带来的需求增加。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海外CXO生命科学上游公司中报盘点:投融资回暖趋势已现,需求拐点在望 a>
- 灿谷(CANG.US)Q2营收同比增长133.6% 汽车交易服务营收占比达83.3% a>
- 电报解读|英伟达业绩超预期盘后大涨8% 芯片+算力产业链企业受提振 a>
- 港股概念追踪 | 又双叒叕涨了!国内油价现“五连涨” 需求提振支撑油价高企(附概念股) a>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陈茂波:对香港未来土地供应有信心 中国锂电池出口迎爆发式增长 a>
- 美国8月PMI不及预期 美债收益率、美元双双回落 黄金创六周来最大涨幅 a>
- 0000猜什么成语 0 01 猜成语 a>
- 陕西航空医科职业学校学费 陕西航空医科职业学校 a>
- 奥本海默:予奈飞(NFLX.US)“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价515美元 a>
- 恒指夜期收盘(8.24)︱恒指夜期(8月)报17973点 高水127点 a>
- 市场押注欧美央行将暂停加息 比特币创下六周来最大涨幅 a>
- 智通ADR统计 | 8月24日 a>
- 恒指牛熊街货比(56:44)︱8月24日 a>
- 市人社局立足便民惠民全面提升社保办事效率 a>
- 美股异动 | 芯片股普遍走高 英伟达(NVDA.US)涨超2% a>
- 美股异动 | Peloton Interactive(PTON.US)绩后暴跌超23% 股价触及历史新低 a>
- 从200万尾鱼游入湘江说起,检察履职书写长沙“北强”绿色答卷 a>
- 山东男篮继续年轻化,与落选秀正式签约,代替王文宇,放走文雁行 a>
- 8月23日基金净值:南方优享分红混合A最新净值0.8739,跌1.64% a>
- 挺进“千亿镇街”,南海桂城为中心城区现代化闯新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