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多肽产业链报告
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
多肽具有特异性好,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透膜性好及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治疗性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多肽的合成仍以化学固相合成为主,液相合成为辅,同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生物合成法在大规模多肽合成中也慢慢开始出现。国内多肽产业链条齐备,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上游的原材料、合成试剂等主要以昊帆生物、纳微科技为代表,而国内多肽CDMO代表性企业有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凭借其优秀的研发能力、交付效率、合规管理体系等在多肽CDMO市场竞争中逐渐显现优势,多肽原料药领域翰宇制药、诺泰生物和圣诺生物也布局完善,而在上游的多肽合成试剂、色谱填料等领域,昊帆生物、纳微科技和蓝晓科技具有先发优势。
多肽药物市场空间广阔,多肽原料药主要看重磅原研药专利到期,多肽创新药主要看新品种放量和在减肥适应症上的应用。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肽类市场规模达628亿美元,中国市场也有85亿美元,市场空间庞大。以糖尿病领域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和Tirzepatide等为代表的重磅产品其原研药2022年销售超200亿美元,其中利拉鲁肽在中国专利已到期,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在中国的专利也将于2026年到期,有望带来多肽仿制药的研发热潮。而随着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与2021年获批和Tirzepatide在减肥上表现的突出疗效,多肽在减肥领域将有望实现放量。多肽产业链迎来行业上行周期。
如何把握多肽产业链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多肽药物产业链迎来发展良机,从以下几个维度建议关注:1.多肽药物产量增加,带动上游设备、耗材、合成试剂等需求量增长,产业链上游建议关注:昊帆生物、纳微科技、键凯科技和蓝晓科技等;2.多肽创新药研发变热,多肽CDMO公司明显受益,其中药明康德和凯莱英产业优势明显,建议关注;同时,重磅多肽原研药专利到期也将促进多肽原料药企业的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翰宇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3.GLP-1多肽药物给下游制药企业带来需求,重磅药物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陆续将专利到期,建议关注相关品种提前布局企业,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丽珠制药、双鹭药业等。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或不及预期;投融资不景气;地缘政治冲突;行业竞争加剧等。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3大维度把握产业链投资机会 a>
- 中金:公用事业属性回归,消费属性加强,燃气公司估值有望开始修复 a>
- 中信建投:GLP-1类药物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a>
- 百度自动驾驶业务快速增长 机构看好万亿市场空间 a>
- 盛弘股份股东盛剑明合计减持310万股 拟再减持147万股 a>
- 程序化交易要好好管管 a>
- 股价再坐过山车!“越南特斯拉”VinFast(VFS.US)收盘涨超108% 成世界第三大车企 a>
- 电报解读|日本宣布8月24日起将福岛核废水排海 核污染检测及防护企业受关注 a>
- 关键增长市场疲弱、库存担忧加剧 耐克(NKE.US)股价创IPO以来最长连跌记录 a>
- 电报解读|绿证交易量已超300万张 绿电运营商最受益 a>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三部门:延续实施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将访华 a>
- 吃饭有这4种习惯的女人,根本就不靠谱,男人再爱也要果断远离! a>
- “相约周三 ” 解决大事小事疑难事 a>
- 因流动性问题加剧 华尔街研究公司下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价 a>
- 恒指夜期收盘(8.23)︱恒指夜期(8月)报17655点 低水136点 a>
- 智通ADR统计 | 8月23日 a>
- 恒指牛熊街货比(62:38)︱8月23日 a>
- hummer自行车 为什么没有网店(hummer自行车) a>
- 2023中国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峰会在南京召开 a>
-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