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报详解浙商银行的链式金融打法
发布日期: 2022-04-27 08:34:03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疫情之下,必须要有人能够逆向而行,提高风险的容忍度,来稳经济稳就业。近期在金融纾困政策指引下,银行业加强金融服务、用足用好政策,促进金融资源向受影响企业、行业、地区倾斜,俨然已成为现阶段的关键词。浙商银行(行情601916,诊股)也无例外,一季度,通过众多业务的推陈出新,如链式金融、浙商交易宝、涌金票据池等,为疫情中的实体企业解忧纾困。

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去年商业银行总资产288.5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全年实现净利润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一季度,银行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1%;不良率1.79%,较年初略有下降。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继续改善,行业景气度处于上升通道。

以中小股份行代表浙商银行为例,其2022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153.91亿元,同比增长18.37%,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51.18亿元,同比增长11.84%。其中,利息净收入114.98亿元,同比增长14.20%;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2.69%至38.93亿元,增幅快于营收整体增幅。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点评称“提速增效,面目一新”,浙商银行2022一季度营收和利润达到了两位数,归母净利润重回疫情前水平,相比2021年大为改善,“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的十二字经营方针已初步体现。

探寻这背后的原因,浙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数字赋能,接连不断推出众多特色业务,尤其是链式金融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持续迭代升级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大零售板块、大公司板块、大投行板块、大资管板块以及大跨境板块的五大板块格局,向“一流的商业银行”发展愿景更进一步。

下沉、更迭、输出

浙商银行布局链式金融

众所周知,传统的存贷模式属于典型的“一次性”业务,但企业并不是一个单独个体,它有上下游客户,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中,帮助企业盘活自身和供应链上沉淀的资产和资源,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

所谓链式金融,即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供应链企业整体的风险可控,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可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

当前受疫情影响,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也在日前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上,被金稳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频繁提及。

浙商银行顺应内外部发展趋势及监管要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响应产业链“补链强链”国家行动,2021年新设立供应链金融部门,深耕基础客群,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已在钢铁、建筑、能源、电力等20多个行业,形成特色化、差异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浙商银行服务了455个数字供应链项目,服务上下游客户近万家,其中普惠小微企业占比80%,业务余额超320亿元。

供应链金融本身的门槛并不高,难点与痛点在于银行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更迭,推出更高效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满足企业的多样化融资场景。

而浙商银行通过与企业深入沟通、调研,了解到大部分企业的核心问题在应收账款上。对于中小企业,面对上下游强势客户,其话语权一般较弱,因此沉淀了较多的应收账款。

过多的应收账款将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吞噬,一家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就像人没有空气一样,随时有“窒息”的可能。因此,谁能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便能在与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浙商银行正是看到了这一痛点,率先推出应收款链平台,开创银行业以区块链赋能核心业务的先河,后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来巩固其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在应收款链平台上,企业可以办理应收款的签发、承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将应收款提前变现或实现无障碍流转,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以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股)为例,其销售收入中约70%是通过经销商渠道实现,但全国经销商大约1800余家,分散在全国各地,叠加疫情影响,经销商的账期有所延长。海康威视有应收账款出表的需求,在季度末都会向经销商催收现金回款,经销商也有融资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浙商银行为下游经销商的订货提供融资后可直接打款给海康威视,有效解决双方的痛点,截至2022一季度末,下游经销商已累计融资16亿元。

在“区块链+物联网”的双轮驱动下,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浙商银行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数已近四万户。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研报分析,浙商银行供应链增长较快,预计能沉淀大量结算性低成本资金,调结构效果逐步凸显。

浙商交易宝、涌金票据池等

特色业务赋能差异化竞争

前有零售银行、交易银行,后有金融科技银行、智慧银行,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行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差异化竞争逐渐成为各家银行努力的方向。

用票据服务企业的流动性需求,就是其中之一。企业在经营中会涉及到很多票据,不少企业面临票据数量多、变现难、资产沉淀难流转等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浙商银行推出池化融资平台,方便企业随时入池资产,特别是在疫情情况下,线上化办理融资。

早在2014年10月,“涌金票据池”业务“浮出水面”,2017年升级为池化融资平台。这项业务主要是企业将不同品种、期限和金额的所有票据整体打包“入池”,作为一个整体生成相应的“池融资额度”。该额度可直接用开具纸质、电子承兑汇票,也可用于提用短期贷款,开立保函等综合信贷业务。

不仅有涌金票据池,浙商银行对公业务中还有诸多特色,赋能差异化竞争。国际业务便是其中之一。

2021年,浙商银行国际结算量达2182亿美元,同比大增104%;对客外汇交易量为8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带动中间业务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33%。一季度也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国际结算量和对客外汇交易量分别同比增长78%、92%,达663亿美元和333亿美元。

国际业务在浙商银行近年业绩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像浙商交易宝等特色业务的加持。

2017年,浙商银行创新推出自助式在线外汇交易客户端—“浙商交易宝”,接着2018年1月,升级为浙商交易宝手机APP。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通过电话等方式向银行交易人员进行询价,往返询价及线下操作效率低且难以把握汇率最优成交价格。“浙商交易宝”的推出,可以让企业自助在线办理业务,实时锁定汇率,让原本需耗时1-2个小时办理的外汇衍生品交易缩短至2分钟以内,高效便捷的交易模式可更好帮助企业实现汇率避险的目标。

截至目前,交易宝结算量稳步抬升,2021年已达374亿美元,切实服务外贸企业。一季度受疫情抬头影响,线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达122亿美元交易量。

种种迹象表明,浙商银行在链式金融、浙商交易宝等特色业务的加持下,助力实体经济更上一层楼。展望2022年,疫情影响仍在延续,浙商银行将以特色金融靠前服务,培育打造四大优势五大板块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