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年收入跃居行业第一 顺丰同城正在被低估
发布日期: 2022-03-31 20:01:44 来源: 金融界

金融界3月31日消息3月30日晚间,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顺丰同城(09699.HK)发布2021年财报,交出上市后首份业绩答卷。财报显示,2021年顺丰同城实现营收81.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8%,营收情况跃居即时配送行业第一;毛利润达0.948亿元,毛利率为1.2%,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经调整净亏损为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0年的12.5%收窄至2021年度的8.2%,利润率改善颇为显著。

顺丰同城首席执行官孙海金在3月3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行业来看,公司处于一个较好的增速,从收入规模看,公司为第三方实时配送行业收入第一,无论毛利及净利亦优于同业。”

非餐配送场景收入同比加105%

顺丰同城的业务主要由“同城配送业务”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两大板块组成。2021年,顺丰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实现服务收入30.7亿元,同比增加89.3%,最后一公里服务覆盖的市县数量扩大至超过1900个;顺丰同城配送业务则实现收入50.9亿元,同比增加58.1%,总营收占比达62.26%。其中,非餐配送场景收入同比增加105%至18.7亿元,下沉市及县的收入则按年增长89%至16.7亿元。

孙海金一直强调,顺丰同城是多场景耦合,场景相对同行更丰富,抗风险能力更强。诚如其所言,区别于其他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顺丰同城的确采用的全场景业务模式,服务范围不仅覆盖了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也涵盖了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增量场景。这意味着,既能服务B端平台外卖、商超宅配,也能服务C端个人跑腿业务,可全面覆盖消费者的生活场景。

在B端,由于顺丰同城独立第三方的稀缺性,与各平台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新零售品牌、中小型外卖玩家、没有物流能力的大型二级电商平台、跟商流渠道有流量竞争的团队,都更愿意将自己的配送服务交由顺丰同城承接,或将顺丰同城作为高峰时的运力补充。2021年,顺丰同城活跃商家数量达258000家以上,同比增加54.5%,累计与超过2300家商家品牌建立友好业务关系,商家客户续签率在收入Top100品牌于年内高达86%。当前,顺丰同城已经成为商家首选的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供货商。

与此同时,顺丰同城在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场景也均取得了显著的收入增长——医药行业、服装行业及数码3C商家配送的收入按年增长超过165%;生鲜果蔬、鲜花绿植、蛋糕甜点等商家配送的收入增加逾95%。

在C端,顺丰同城为用户打造了取、送、买、办等服务体系,并将B端的定制化服务延伸到C端用户。2021年,顺丰同城的业务场景进一步拓展至包括紧急商务函件/合同、汽配、奢侈品、个人证照、钥匙等物件的跨城急送,也借此推动C端业务获得了新的增长。2021年,顺丰同城活跃消费者人数从2020年约510万人增加至2021年约1060万人,实现翻倍式增长,而由于持续快速扩大的消费者群体,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益已连续三年实现超过150%的同比增长。

B端和C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真正实现了生活场景的全面覆盖。孙海金曾说,非餐饮订单会为行业带来巨大潜力,这从此次顺丰同城的年报中已经体现无疑,三位数的高速增长让非餐配送场景成为了顺丰同城保持高增长的基本盘,孙海金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中直言 :“未来公司仍会以全场景业务发展,餐饮配送收入会维持于30%至50%以内,与非餐饮业务均衡发展。”

顺丰同城被低估

就目前整体业绩表现及各业务增长情况来看,顺丰同城已经凭借超高的成长性领先同行业。作为一家成立6年、独立仅3年的平台,顺丰同城能取得如此高速的发展,与行业发展大势也密不可分。

新消费时代下,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省时、省事、省力”买单,消费升级驱动物流升级,以外卖为发端的即时配送行业,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产值超千亿并向万亿市场规模迈进的产业。

从行业体量来看,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279.0亿单。未来伴随即时配送服务价值进一步凸显,预计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957.8亿单,2021-2026年年复合增速为28%,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路线上。

从行业格局来看,即时配送行业未来将以两大类别为主——以美团为代表的商流平台自建配送,和以顺丰同城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配送配送,相对而言,“第三方”定位的顺丰同城具有更高的适配性,且在目前全行业流量分散化的趋势下,顺丰同城的全场景模式也能很好地承接起客户和用户需求,具有更高的增长空间。

此外,作为业内唯二上市的两家即时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当前市值已超140亿元人民币,顺丰同城则仅为53亿元人民币,无论是从顺丰同城内部的业务表现来看,还是从整个即时配送市场的前景来看,顺丰同城都在被严重低估。此前,汇丰前海给予顺丰同城21 港元的目标价,较之当前股价,仍有超180%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