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顶两个茅台,净利润却下降超三成,是什么拖了“油茅”的后腿?
发布日期: 2022-02-24 06:54:1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粮油行业龙头金龙鱼(行情300999,诊股)也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处境。

2月22日晚间,金龙鱼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1%。而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2021年未经审计的营收为1090亿元。也就是说,从营收规模来看金龙鱼约等于两个贵州茅台。

但在营收保持稳步增长的背后,金龙鱼却给投资者打出了一记“闷拳”,去年归母净利润仅为41.32亿元,同比下降3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49.96亿元,同比减少43.2%。

作为在A股没有全然相同对标对象的粮油巨头,金龙鱼的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连续4年保持营收净利润正向增长。不过,转折发生在2021年。2021年前三季度,金龙鱼营收虽同比增长16.24%至1627.25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7.68%至36.81亿元,若据此计算,其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仅4.51亿元,同比下降约50%。

对于这份成绩单,市场反应可谓迅速。上述快报发布当晚,有投资者直呼“业绩暴雷”。2月23日,金龙鱼股价开盘走低,盘中一度重挫9%。截至收盘,金龙鱼跌幅近5%,报收54.36元,股价创出自2020年11月6日以来新低。

为什么净利润下滑

金龙鱼业绩的“异样”早在2021年半年报中已露出端倪。相较于2020年同期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率,2021年上半年,金龙鱼的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同时,从单季度看,该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二季度后便持续下滑。

根据金龙鱼方面给出的理由,原材料涨价、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套保失利等均是其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元凶。金龙鱼在快报中称,在厨房食品方面,报告期内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公司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叠加消费疲软的因素,公司的中高端零售产品销量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根据多位行业人士给到记者的说法,不断攀升的营业成本或是吞噬金龙鱼利润的关键所在。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金龙鱼营收总收入为1627.25亿元,为之对应的营业总成本则高达1566.85亿元,占比高达96.29%。

其中,产品类型覆盖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等品类的厨房食品业务是金龙鱼的核心板块,在2020年金龙鱼营收近2000亿元的规模里,这一板块创收1212.02亿元,占总收入的62.18%。2021年上半年,金龙鱼厨房食品业务营业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539.88亿元同比增加22.19%至659.7亿元,但营业成本亦由471亿元同比增长23.48%至581.58亿元,相同报告期内,其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

在此背景之下,金龙鱼此前已多次提价。据相关资料披露,金龙鱼在2020年底、2021年3月-4月份,基于各个油种的原料、行情、市场竞争力、消费力多方因素考虑,作出不同程度提价,整体涨价幅度约为10%-15%。

“公司的部分产品是根据行情变化进行定价销售的,另一部分主要满足居民家庭消费的产品,公司会根据各个品种的原料、行情、市场竞争力、消费力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后,较为稳健的处理调价问题。”2月23日,针对接下来是否会对相关产品继续酌情提价的问题,金龙鱼方面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会持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增加更多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产品,充分利用综合企业群、营销网络渠道、品牌和研发等优势,以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卡位预制菜赛道

作为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金龙鱼于2020年10月15日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后,因营收规模优势位居A股粮油加工板块龙头地位,被冠以“油茅”的称号。

根据财报数据,2018年至2020年,金龙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0.74亿元、1707.43亿元以及1949.22亿元。不过,同营收相比,公司净利润却算不上丰厚,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55.17亿元、55.64亿元以及60.01亿元,连续三年净利润率亦在3.3%左右徘徊。

从目前来看,金龙鱼正在试图多元化以寻求增长空间,其中之一便是布局正处风口之中的预制菜赛道。根据金龙鱼方面的说法,该公司已在全国拥有70多个已投产生产基地,并在杭州、重庆、廊坊、西安等地筹建丰厨中央厨房园区,其中,杭州丰厨正处于试产阶段,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推出首批产品,丰厨中央厨房产品将涵盖学生餐、营养餐、便当、预制菜、调味酱、净菜、面制品等。

作为餐饮行业的细分赛道,今年年初,预制菜板块备受关注,一度成为资本市场风口热点。根据《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

一片蓝海之下,入局者众。记者留意到,包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在内的零售平台,此前就已进入这一赛道布局。叮咚买菜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叮咚买菜预制菜全线产品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300%,包含预制菜的订单在整体订单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美团买菜预制菜项目负责人此前亦表示,其2021年预制菜增速较快,较2020年环比增长了四倍。

“当前,预制菜行业处于大量企业‘跑马圈地’的时期,资本火热、空间广阔,为竞争蓝海。长期来看,能达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标准化且符合C端消费者消费偏好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CIC灼识咨询合伙人朱悦看来,未来预制菜赛道的竞争关键在于“取长补短”,“行业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解决消费者认可、产品规划、冷链运输等多方面的问题,拥有强大产品力、品牌力,且能征服消费者味蕾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推荐内容